律师文集

律师文集

您当前的位置: 南京毒品犯罪律师 > 律师文集 > 毒品犯罪>正文
分享到:0

广东省公安厅昨日通报,2013年12月29日,警方出动3000全副武装警力,“清剿”涉毒严重的“第一大村”陆丰市博社村,一举摧毁以陆丰籍大毒枭为首的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抓捕嫌疑人182名,缴获冰毒近3吨、制毒原料23吨。

    此次行动,副省长、公安厅长李春生坐镇指挥,省公安厅协调省武警总队、省边防总队和汕头、惠州、梅州、河源四市公安局警力,组成109个抓捕小组。这是广东有史以来打击毒品犯罪用兵规模最大、抓捕对象最多、打击震慑效果最好的一次标志性经典战例。

    酝酿两月半夜突击

    2011年,陆丰市被国家禁毒委列为挂牌整治重点地区,但当地毒品问题一直未有改善。根据全国查获毒品数量的统计,30.34%的冰毒来自汕尾陆丰地区。

    2013年9月13日,广东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加强广东禁毒工作,部署开展“雷霆扫毒一年攻坚、禁毒严打三年整治”人民战争,尤其对陆丰重点整治,形成强势整治态势。10月17日,省公安厅成立行动前线小组,两个多月基本摸清陆丰制贩毒团伙网络犯罪轨迹。

    12月29日凌晨4时,广东省副省长、公安厅长李春生在省公安厅指挥中心宣布“雷霆扫毒”汕尾统一收网行动按原计划开始执行。

    行动当晚,博社村突然停电,缉毒队伍在警用直升机的照明指引下围捕。大喇叭向村庄隔空喊话,告诫没有从事毒品犯罪活动的村民不要干扰执法。

    进入博社村,一股时有时无的陌生化学品气味充斥而来。

    “海陆空”立体围剿

    缉毒队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博社村,在短时间内将其包围。50名边防警力从海边区域控制清查,同时派遣边防大艇做好海路拦截准备,2架警用直升机进行空中管控。路面上,对相关路段和重点部位实施交通管制,形成海陆空全方位立体防控网。

    4时06分,捷报传来,9名犯罪嫌疑人首先落网。4时17分,19名犯罪嫌疑人被擒获。4时27分,主犯蔡东家的头号马仔被擒获,同时落网的还有其余18人,在其家中,警方发现大量制毒工具,以及K粉260公斤。

    当天的收网行动,以汕尾市为主战场,在广东部分地市及重庆、福建等部分省份展开,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82名。

    此次行动是“雷霆扫毒”专项行动的标志性战役。该专项行动自2013年7月30日开展以来,广东警方共破获毒品案件9311宗,抓获嫌疑人10836名,缴获各类毒品8135千克。

    陆丰博社村

    为什么在博社村收网?

    据介绍,陆丰冰毒制造集中在“三甲”地区(甲东甲西甲子三镇),博社村是“三甲”地区制贩毒“中毒最深的村”。该村占地0.54平方公里,周长3300米,1700多户人口1.4万。全村独立房屋2026间,没有门牌号。

    博社村北边连接山坡荔枝林,东南西边为耕地,村南面至海边距离2.5公里。村内道路狭小不便,除两条贯通该村南北可行驶小汽车路段外,其余路段只能通行三轮车、摩托车。

    从自然环境看,博社村人口众多、民居密集、交通不便;从执法环境看,基层党政组织软弱涣散,多数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等,都给警方打击取缔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阻力。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政委邱伟说,陆丰涉毒问题由来已久,1999年和2011年两次被国家禁毒委列为涉毒重点整治地区。博社村是该地涉毒严重的“第一大村”,村内有两成以上家庭直接或参股从事制贩毒活动,近几年村内制贩毒犯罪成恶性蔓延态势。

据办案民警介绍,博社村制贩毒为产业化经营,家族式运作,地方性保护。村内有“黑老大”,村边有明暗哨;村外的交通要道有看风的,也有地方“保护伞”。村里面稍微有风吹草动,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很快就出来聚集、堵截。警方在去年多次的清查案件中都遭到了村民的阻挠、谩骂、堵路、甚至是疯抢毒品、暴力抗法。

    14名干部充当保护伞 博社村村支书蔡东家首先被擒

    新快报讯 在2013年12月29日的“雷霆扫毒”汕尾行动中,包括头号目标人物博社村支部书记蔡东家等14名党政干部涉案落网。此外,受利益趋势,当地基层警队也遭到了腐蚀,广东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派出所所长及民警也涉嫌充当“保护伞”被抓。

    村干部派出所长涉案

    12月29日行动当天,汕尾市人大代表、博社村支部书记蔡东家首先落网。作为当地主要干部,彼时他正带着几个马仔在惠州找办案民警,想办法“捞”出了事的堂弟——制贩毒“开山元老”蔡良火。

    警方介绍,蔡东家早期参与制贩毒,这两年主要是充当“保护伞”,涉及贪污行贿的问题。他既是村的主要干部,又是标杆性的主要人物,其落网为顺利清剿起到关键性作用。蔡东家涉嫌玩忽职守等罪,警方还怀疑他参与包庇制贩毒犯罪嫌疑人。

    博社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蔡汉武是另一把“保护伞”,其涉嫌参与贩毒、行贿等犯罪行为。落网前,蔡汉武正在家里睡觉,警方从他家搜出了350公斤成品冰毒。

    据悉,当地党政部门干部充当毒贩“保护伞”的有14人,除了村干部,还有陆丰公安局机关干部以及当地派出所所长和民警等。

    去年已轮换一批干部

    “汕尾陆丰市,特别是甲西镇的博社村、西山村、濠头村,这些村子不大,但家庭作坊式的制毒模式几乎传遍全村,如博社村更是形成堡垒村。”参与行动的警员介绍,在陆丰当地的确有民警参与贩毒和通风报信。

    他解释:“这个地方工资不高,民警也很辛苦,工作量大,一个月2000元多一点。无利不起早,有的民警看别人有车有房心里不平衡。”汕尾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杨志明介绍,除此次行动抓到蔡东家等14名干部充当“保护伞”外,2013年6月,陆丰当地已经轮换了一批官员。此外,去年,汕尾市已经有21名党政干部受到党纪处分追责,其中7名被双规。干部中包括当地镇长、派出所所长等人,目前该市正教育基层干部,端正发展思路,要勤劳致富不搞歪门邪道。

    揭秘

    涉毒“第一大村”两成家庭制冰毒

    新快报讯汕尾陆丰市于2011年被国家禁毒委列为涉毒重点整治地区。陆丰冰毒制造集中在三甲地区(甲东、甲西、甲子三镇),而博社村则是陆丰地区涉毒的“第一大村”,该村村民姓蔡,有1.4万人,两成以上家庭直接、参股生产冰毒。村里将毒品作为“支柱产业”,家庭运作,总弥漫着一种化学品异味,环境破坏严重。

    “禁倒制毒垃圾”成公告

    因为冰毒制造产业化,博社村污水横流,地表水严重被污染。

    “菜园毁了!荔枝园也毁了!”有村民诉苦,现在连水也毁了,冰毒成了断子绝孙的产业。据村民介绍,由于生产冰毒需要大量的电力,原本脆弱的农村电网满足不了需求,因此经常断电,一断就是一两个星期,所以基本上每家每户也都配备了发电机。

    由于博社村人口密度极大,村道狭小,房子低矮,使得有限的空间无法满足存放冰毒原材料和半成品的需求。有村民直接把原材料或是半成品存放在屋与屋之间不到一米宽的过道上,可谓明目张胆,有的则用迷彩网遮起来。而胆子小一点的,就在自家弄个密室小规模制造冰毒。